两年价格下跌三分之二,储能行业何时告别内卷?

admin 阅读:1 2024-11-10 19:55:05 评论:0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两年价格下跌三分之二,储能行业何时告别内卷?

华夏时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过去两年间,储能行业可谓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新增储能从2022年起几乎是每年都上一个大台阶,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约86%;另一方面,各家储能企业打起了激烈的价格战,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甚至低于成本,储能电芯的平均价格已经从2023年初的0.9元/Wh下降至目前的0.3元/Wh左右。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工信部正在公开征求对《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25条具体措施,其中对于新型储能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予以强调,要求引导各地区科学有序布局新型储能制造项目,依托研究机构开展行业运行监测预警,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监测预警对于引导储能行业实现供需平衡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不过最关键的是行业要自律。如果企业在产能较高的时候仍然拼命往里挤,对需求过度乐观,监测预警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醒的作用,但也不具有强制性。因此,监测预警系统仍需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与之配合,否则也很难发挥作用。

行业深陷内卷困境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企业数量快速攀升。2022年,全国共有3.8万家储能相关企业新注册成立,是2021年的5.8倍;而2023年,这一数字甚至攀升到7万家,比2022年又增长了80%以上。无论是光伏、锂电池,还是家电、化工等等各个行业的企业,纷纷跨界涌入储能行业。近日,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就公开表示,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蓄水池、“双碳”目标的压舱石,但在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把储能行业当作是低门槛的“金矿”,抱着短期淘金的心态进入,以至于行业现在野蛮生长,乱象频出。

也是从2023年开始,“内卷”成为储能行业重要的关键词。除了储能电芯价格两年之内下降了约三分之二以外,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上半年储能系统的报价也已在0.68元/Wh左右,同比下降49%,甚至有低于0.5元/Wh的报价出现。从三季报来看,除了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少数行业龙头仍然维持增长以外,许多中小企业都陷入了行业内卷、利润压缩的困境。统计数据显示,171家储能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8%,归母净利润整体同比下降18.35%。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征求意见稿》也着重强调了要深化新型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在第二部分“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行动”中提到应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引导优化供需关系。从产业布局方面,要求组织开展新型储能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引导企业把握发展节奏,结合区域内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情况,合理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有序部署产业规模。从改善供需方面,除了开展监测预警外,还要求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效联动发展。引导上下游稳定预期,完善配套体系,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推动形成产业链融通发展的协同联动机制。

高质量发展化解内卷

平安证券研报也认为,“引导优化供需关系”是文件的一大亮点。国内储能行业低质低价的“内卷”情形是发展中的重要痛点,文件针对国内储能供需关系,强调“科学有序”,后续有望推出相应政策优化供给格局,引导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化解“内卷”现象。此外,还提出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也有望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改善“低价低质”情形。

其指出,中国在装机规模方面是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体量庞大,但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利用率不足、价格内卷等“成长的烦恼”。“高质量发展”是国内储能产业摆脱内卷、健康成长、培育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文件提出鼓励技术创新,优化供需格局,推动国际化发展等具体行动方向。充分意识到行业发展痛点,后续有望推出实质性政策,引导优化供需关系、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督,进而逐步化解内卷难题。

在这一方面,《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方向。例如,面向中短时、长时电能存储等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需求,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多元化发展,提升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鼓励结合应用需求探索开发多类型混合储能技术,支持新体系电池、储热储冷等前瞻技术基础研究;攻关生命周期多维度安全技术,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固态化发展,提升本征安全性能等。

一位行业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钠电池相比锂电池来说安全性较高,无论是短路、针刺、挤压都不会起火爆炸,因此成为近年来储能市场关注的重点之一,有望成为新的“蓝海”。

“目前电动汽车跑得不够快、充电也不够快,特别是在寒冷天气还容易趴窝等,这些现象的背后实际上都跟电池有关。”今年全国两会上,专注储能电池领域攻关核心技术的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在代表通道上指出,研究性能更好、更加安全的电池,无论是在电动汽车行业还是储能领域都是重大科技问题。其团队设计制备了可以全天候、宽温域工作的阻燃电解液,可以在零下70摄氏度工作的大容量电池,还开发了基于我国丰产元素的低成本钠电池、锌电池,为大规模储能提供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本文 上音成教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m.shyyxy.cn/post/14196.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